猎鹰系列的摩擦条,虽然是其独特性的核心元素,但我认为反而成为了限制这个系列发展的一个因素。摩擦条的存在确实让猎鹰与其他球鞋有所区别,但同时也使设计方向陷入了困境。因为无论如何设计,这个系列都必须保留摩擦条这一特性。然而,目前市面上许多球鞋的鞋面材料,即使没有摩擦条,也能提供极高的摩擦力,例如耐克的GX系列。这种趋势让猎鹰的设计在保持传统与追求性能之间面临更大的挑战。猎鹰25的摩擦条设计,更是让我感觉设计师有些“摆烂”的嫌疑。这一代的摩擦条不仅数量明显减少,而且材质非常柔软,几乎没有实质作用。作为从猎鹰9代开始一直穿这个系列的用户,我可以明确地说,这是我体验过摩擦条表现最差的一代。这个版本的摩擦条似乎完全是为了满足“猎鹰必须有摩擦条”这一传统而存在,纯粹流于形式,几乎没有实际的功能性。十几年前,大部分球鞋的材质都是以真皮为主,因此当时猎鹰系列的摩擦条设计显得尤为突出,也让它在众多球鞋中脱颖而出。再加上那个年代的许多消费者还是穷学生,根本无力购买如此昂贵的球鞋。然而,猎鹰系列却因代言球星如齐达内、贝克汉姆、卡卡等人而备受关注,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梦想之鞋。因此,不少人对猎鹰系列带有强烈的情怀和回忆滤镜。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它的独特设计,还与那个年代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可以说,猎鹰不仅是一双球鞋,更是一代人关于足球热爱的象征。正因为如此,猎鹰在许多老玩家心中的地位一直非常高,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然而,今天我想试着抛开那些美好的回忆滤镜,来冷静客观地谈谈如今的猎鹰系列。毕竟,情怀固然重要,但作为球鞋,它的设计、性能和实际表现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希望通过这样的角度,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如今的猎鹰。至于猎鹰25的鞋面,拿在手里的确能感觉比24代柔软一些,但实际穿着体验并没有明显改善。在刚开始的前一两场使用中,鞋面仍然会有些许生硬感。此外,我特别想吐槽鞋领的设计——这一代的鞋领结构依然沿用了24代的设计,导致部分人依然会遇到卡脚脖子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右脚没有问题,但左脚却会明显感到卡得难受。这个问题让我觉得设计师存在偷懒的情况。此前我在油管上看过一个关于球员版欧洲杯配色球鞋制作的视频,发现大多数穿猎鹰的职业球员鞋领位置都使用了更厚、更舒适的材质。而这些为球员按照个人鞋楦定制的球鞋都会觉得鞋领不够舒适,更别提普通消费者了。如果脚型不合适,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因此,我强烈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去实体店试穿,确保鞋型适合自己的脚。至于鞋底部分,其实没太多可说的。三角钉设计阿迪已经用了十多年,稳定性方面依然表现不错。不过,这一代猎鹰25的球鞋大底弹性表现让我印象深刻,跑动时的反馈感更强,整体体验更偏向于一双为前锋打造的球鞋。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为猎鹰增加了一些速度感,但也可能会让习惯了传统猎鹰稳重风格的老用户感到不太适应。最后来说说大鞋舌。可能一些新入坑的朋友对这个设计不太熟悉,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鞋舌的设计起初是为了解决老款球鞋材质和结构的问题——因为传统球鞋的鞋舌在运动中很容易跑偏,而大鞋舌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固定鞋舌位置,提供更稳定的穿着体验。然而,随着球鞋材质的改进和侧面鞋带设计的普及,大鞋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大鞋舌的存在并不会对触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反而在当年被认为是一种经典且实用的设计。对于喜欢复古风格或情怀的球鞋玩家来说,大鞋舌仍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猎鹰25测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我倒是觉得从24开始就是吃老本,而不光是磨擦条的事,翻舌恐怕才是最勉强出现的
如果没有摩擦条 它可以叫F50 也可以叫COPA,是因为摩擦条 所以才叫猎鹰,猎8也是鸡肋,猎11 12 13都是。摩擦条有没有用的那点辅助,还不如练个基本功。 至于其他,博主好文!
磨擦条一定要配合袋鼠皮
袋鼠皮提供触感,而摩擦条用来补足袋鼠皮摩擦力不足的缺点。但是现在不用袋鼠皮,改用人造材料之后,确实再摩擦力这块并不完全依赖磨擦条了,热熔模也完全可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我猜这甚至可能是阿迪当年取消猎鹰,打造ACE系列的初衷,不过好在失败了。
现在阿迪经过几代猎鹰的失败后,可能想把发力重点转移到大鞋舌上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我认为他应该推出大鞋舌的AG
从实战角度出发,外置型摩擦条真的挺鸡肋的。外置摩擦条的初衷是什么?本应是增加发力和旋转、加大摩擦力辅助停球。球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鞋面的材料不断更迭,慢慢的大家都知道,平整贴合强韧的鞋面发力更通透,比如刺客等一众速度型战靴;印制纹路型或者材料型鞋面摩擦属性不输外置型摩擦条,触感更是领先外置型摩擦条,比如gt,gx等现代控制类战靴。再加上现在像贝克汉姆那种踢法几乎绝迹,弧线任意球和边路传中大师日渐没落,这种外置摩擦条,展现作用的机会太少了。我也是从猎鹰14,无回旋4,t90、powercat等老款外置摩擦条穿过来的,并未感觉踢定位球、拉弧线球精度或者力度明显提升了多少。当然,外置摩擦条是一种情怀,我还是希望这种哗众取宠的配置能够保留下来。
这种摩擦条确实属于鸡肋一般的存在了,现代足球鞋本身鞋面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