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下来,1.4的鞋面可大致看成两个部分:柔软的内衬鞋头+大面积弹性织物中后段。
比起1.2,鞋头做的要紧 低(加上鞋头中段的平顺衔接 起球射门找部位吃点显得流畅自然很多),但表层和海绵填充柔软太多。中段弹力织物区域变大,表层覆膜大减但仓内骨架衬布面积大增。
综合,同码穿上要比1.2全方位紧致不少,甚至前两三次都可无鞋带使用,但之后就明显需要鞋带保护加持了,不然后跟会仓内打转。受众是正常或瘦脚的玩家。
鞋头大面积的内凹很是涩手,外侧摩擦条存在感明显但感觉偏光(外粘 会磨损脱落)。在第一脚触球,颠停球时,表层的摩擦 鞋面海绵的柔软对球的稳定缓冲非常优秀,一开始甚至会有吸球软弹感,当然因为海绵偏厚,触感和速度系球鞋差别是不小的——粘球 软腻中带朦 不失反馈,要我描述是介于future5.1 6.1~1.1 1.2之间的微妙感,有几分与皮棉鞋类似。
中段表层大面积无覆膜裸露,其实仅有鞋舌小部分是无内衬骨架的纯织物,也就是说只靠很小一部分弹力鞋舌来延展——无鞋带包裹强度与此以及后跟锁定密不可分,但还请注意 表层的无覆膜注定让你暖开后必须老老实实绑回鞋带。舒适包裹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就像一层有强度的袜子贴住了中段两侧,仓内的骨架衬布又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击球时的强度反馈(比5.1 6.1要牢固韧实的多),停传射时有种微妙Q弹软感,弹力纹理凸线也有一定摩擦效果。
在这种原有的包裹下如果你束紧织在表层的鞋带孔,就像鞋带在为这圈弹性区的贴合稳定服务,存在感依然在织物本身上。
鞋领是彪马一贯的不过度紧绷舒适风,后跟内衬填充会比上代厚实些,锁定效果不错(当然…随着使用瘪的也快…注定加鞋带)罩杯tpu强度也感觉要比之前高。
嗯,还要说下使用下来的一些雷点:后跟内衬靠中底处有几率没粘死。鞋带孔领口处极易爆线。鞋头面料柔软致撕裂开胶风险较前大。大力士&艺术家需谨慎
总结,比1.1 1.2更提升包裹弹性感后,将触感柔软度做的向5.1 6.1靠近,再看看大致鞋型结构 覆膜的改动、带孔设计,也像是取中间的一个平衡,体验起来颇像一双有强度做了功能分区的袜子,时价偏高 待价可入。
性价比不高,观望中!
39码惊呆了,好小的码数
一两色一代
PUMA换代太快了,请问1.4和1.3有啥区别啊
黑绿1.4内侧材质摸起来要比橙黑1.3涩
1.3外侧摩擦粒存在感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