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Predator
  • 今日 0
  • 帖子 3873
  • 关注 510
  • Predator Predator 关注:510 内容:3873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拉黑名单
    • Predator
    •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阿迪达斯用Edge完成了Predator系列彻底的更新换代,小尖刺被梦回LZ的磨擦条取代,所以不少人惊呼我的青春又回来了。其实这个说法对,也不对。毕竟Predator LZ是多年前的产物了,按照当前的科技迭代速度,就算是“看起来像”,但实际的内核还是有所区别。今天偶偶密室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开篇之前呢,有必要对Predator Edge.1 TF加一个注释:按照其无鞋带造型和配置单来看,妥妥的应该属于Edge+这个范畴,但是似乎阿迪达斯“自降身价”,把它归在了Edge.1的这个级别,所以给大家提个醒。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还是用一个表格来简单介绍下我们今天跟大家比较的五双鞋。

      鞋身内侧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超顶级Edge+依旧是酷炫的中高帮靴子造型,Edge.1这个级别有两个鞋领高度,一个是Mid中帮另外一个是Low低帮。低帮顾名思义的专门针对那些不喜欢鞋领太高的人设计的,算是一个鞋款的细分。鞋身内侧有Predator字样,级别越高这个字越小。除此之外内侧没有其他多余的设计。

      鞋身外侧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鞋身外侧也是如此,外侧靠后跟有斜向的三道杠,将整个鞋子的重心拉高上扬,看上去特别有视觉冲击力。为了最大程度凸显出这次的Zone Skin鞋面技术(鞋面上的磨擦条),三道杠没有在鞋身上做其他花里胡哨的处理,目之所及除了磨擦条还是磨擦条!

      鞋面材质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旗舰款三双的鞋面材质为PK织物,这是目前阿迪达斯用来对抗耐克飞织的最主要手段。.3的鞋面为带有细腻网格纹理的超纤,.4的是一片式的网格PU。和前面两代的尖刺相比,磨擦条因为黏合的面积要更大一些,所以整体上的耐用度要比单个的尖刺好一些,不过大家也不用对这种外置黏合的东西耐用度有太高期望,凡是外置黏合的都会存在脱落的情况。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对于Edge+ FG和Edge.1 AG来说,它们的鞋头都有着非常饱满和高耸的状态,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它对脚型的兼容度,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除了Ultra 1.3 MG之外,鞋头最饱满的鞋。即便是图中最扁平的Edge.1 TF它实际的鞋头空间都是足够的。.3和.4的鞋头是正常状态,五双鞋的鞋头空间都处在一个余量充足的水平,堪称大脚趾上翘人群的福音战靴。

      Predator Edge这次最大的卖点是鞋面上的这个蚊香盘一样的磨擦条纹路。这是阿迪达斯最新的Zone Skin技术,也是取代了之前的Demoskin小尖刺。Edge+,Edge.1 AG和Edge.1TF三双旗舰款的鞋面都是真实存在的磨擦条,在不同的区域它们分布有着不同的朝向和角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对球的旋转和控制力。.3和.4的鞋面均为材质本身压印的凸起纹路,.3比.4的要立体一些。

      鞋舌/系带系统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首先说共同点,不管是有鞋带还是无鞋带,它们都采用了非对称的鞋舌/系带系统,目的就是为了给正脚背最大、平整的击球空间,这样就能最大化的去放大鞋面外置磨擦条的优点。

      Edge+和Edge.1 AG的鞋领是拉力十足,织物紧密的针织材质,在最前面都有一个V字形的开口,有利于脚的生理结构,舒适度更好。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紧密的织物拉伸范围比较有限(毕竟要提供极致的包裹),正好在脚背区域有材质缝合线的存在,上述情况导致Edge+ FG对于那些脚背高的人有很强压迫感,Edge.1 AG要稍稍好一些。Edge.1 TF的一体化针织鞋舌要相对松软一些,压迫感没有那么强。.3的针织鞋舌就更加的柔软,没有那么强的弹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包裹性的降低。.4为非对称且独立鞋舌设计,鞋带可以根据自己的脚型特征随意调节。

      鞋身外侧细节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除了.4,其余四双鞋的三道杠都为外置的热压TPU条,只不过根据级别的不同,三道杠的材质和质感会存在差异。在一开始的阿迪达斯无鞋带足球鞋中,三道杠的材质还充当了补强鞋面的作用,但是在Edge上,三道杠被移到了鞋身中后段,它对针织鞋面的支撑作用也不如一开始那么强调。这主要是因为大面积的外置黏合磨擦条对鞋面起到了补强作用,所以以往用来支撑鞋面的三道杠被弱化和后移。

      鞋身内侧细节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鞋身内侧都可以看到Predator的字样,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这次阿迪达斯似乎没有把Zone Skin这样的科技元素印在鞋面上,似乎阿迪达斯也不想用其他元素来抢鞋面磨擦条的风头。 

      后跟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不知道是批次问题还是本身做工问题,五双鞋清一色的后跟全部歪把子!全部向右倾斜,实在是让人无语!

      清一色的五双鞋全部都是内置后跟保护罩杯,其中稍微有点让人不理解的是这次的后跟没有做热熔膜覆盖,有的只是在三双旗舰款的后跟中部加入了一个胶条。对于这种深色系的织物来说尚可,但是浅色系的后跟后期打理的话就存在一些麻烦,防水抗污效果也会打折扣。

      大底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先来说说最让人欣喜的是:这次Predator Edge.1 AG重新设计了专门的AG大底,不再是去找通用模版来适配,这一点可以看出对Predator Edge的偏爱。

      两款长钉鞋FG和AG都沿袭了前面猎鹰上使用的分离式大底,整体来看FG的后跟做了一些镂空减重,而AG则没有。当然,FG版本的焕彩视觉效果必然要拉满。但该说不说,AG其实也不差,只不过它的那种星空粉末蓝的效果因为底色相近的原因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它的美。

      Edge.1 TF依旧是可以看做分离式的TF大底,只不过相较于之前的Freak它在外型上进行了调整,看上去没有那么激进和浮夸。前后掌分离的间隔也相对短了不少,中端依旧是可以看到大面积柔软的Bounce减震。锐利的不规则鞋钉可以带来非常不错的抓地力。

      Edge.3 TF的大底结构全面像Edge.1 TF看齐,差别在于.3的减震材质变成了白色的普通EVA,橡胶外底的质感不如.1那么润。最后要跟大家提醒的是,.1和.3 TF的外底结构依旧会暴露出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后跟的橡胶外底是通过黏合方式和减震材质结合,这种分离外底被单独放在后掌,在压力骤增或者摩擦增大的时候,后跟这块独立的橡胶外底依旧会有跟减震材质分离、开裂的隐患。

      Edge .4 TF就是我们常见的通用型橡胶大底了,没有任何的减震措施,因此脚感偏硬。

      前掌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Edge+ FG版本的前掌可以明显看到类似钻石切割纹路的凸起,这也呼应了这次Edge的这个主题,FacetFrame也是新设计的大底。

      前掌鞋钉最高1.2CM,后跟鞋钉最高1.4CM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Edge.1 Mid AG版本的大底前端依旧保留了这个配重块的设计,它和FG版本最大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前掌,所以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下。最外侧FG版本是三颗相对大一点的锐利鞋钉,AG版本换成了四颗比较小一点的,变小了但是数量增加一颗。另外FG的前掌中间是一颗类似菱形的启动钉,到了AG版本中就变成了三个三角形的组合钉,要更符合人草的场地要求和使用习惯。

      前掌鞋钉最高1.05CM,后跟鞋钉最高1.35CM。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其实对于TF大底搞分离式设计这个事,小编是持抵触的态度,因为这明显就是脱裤子放屁的事,并且还留下一堆隐患,可能是阿迪达斯就想是让大家早点穿坏它然后好换新配色吧。前掌的那个红色条一开始以为是减震材质,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回弹,手感也不软弹,用作前掌回弹支撑的话力度也不够,所以可能阿迪达斯是为了回弹和支撑,但实际上并没有卵用,在我看来装饰作用更大。

      中底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Edge+ FG和Edge.1 AG都是内置的全掌尼龙中底,中底板带有竖条凹槽。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剩下三双TF全部都是这种混合型纤维白色全掌中底,中底材质基本没有差别。

      鞋垫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从左往右依次为Edge+ FG,Edge.1 Mid AG,Edge.1 TF,Edge.3 TF,Edge.4 TF。

      前面三双的鞋垫正面覆盖的针织材质都带有那种薄绒毛,摸上去会有明显的涩涩的手感,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但是这种质地在踩久了,出汗之后就会板结,效果下降。

      Edge+ FG鞋垫净长度为27.8CM,前掌最宽处为9.15CM

      Edge.1 Mid AG鞋垫净长度为27.8CM,前掌最宽处为9.15CM

      Edge.1 TF鞋垫净长度为28.1CM,前掌最宽处为9.2CM

      Edge.3 TF鞋垫净长度为27.25CM,前掌最宽处为8.9CM

      Edge.4 TF鞋垫净长度为27.5CM,前掌最宽处为8.9CM

      尺码建议:

      Edge+ FG:对于正常脚型来说偏大半码左右,要注意高脚背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压迫感。

      Edge.1 Mid AG:略微偏大半码,对脚背的压迫感没有那么强烈。如果对无鞋带适应不了的,可以选择.1版本。

      Edge.1 TF:偏大半码,因为一体化鞋舌材质不那么紧密,所以对脚背的压迫感也不强。

      Edge.3 TF:长度偏长半码左右,但是因为前掌巨窄,脚掌宽的人会被挤到爆炸,所以建议大家按照正常尺码来,这样可以多一些余量,最后脚掌太宽的人不建议。

      Edge.4 TF:长度OK,还是跟.3一个毛病,前掌收的太窄,脚掌宽的人不建议入手,正常或者偏瘦的脚按照正常尺码来。

      鞋垫背面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背面图非常直观的揭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Edge+ FG和Edge.1 Mid AG是共用一个鞋垫的(鞋垫模具编号都一样),所以它们本质没有差别,区别就在于鞋垫正面印字不同。Edge.1 TF的鞋垫也非常眼熟,也是之前几代猎鹰通用的那种轻薄鞋垫。后面Edge.3和.4的鞋垫就没有什么好讲的,最普通的剪裁鞋垫,毫无亮点。

      重量对比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JP 275,Predator Edge+ FG单只鞋身重量为:263.4克,内置全掌中底。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JP 275,Predator Edge.1 TF单只鞋身重量为:305.1克,内置全掌中底。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JP 275,Predator Edge.1 Mid AG单只鞋身重量为:280.6克,内置全掌中底。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JP 275,Predator Edge.3 TF单只鞋身重量为:300.9克,内置全掌中底。

      阿迪达斯Predator Edge全等级对比

      JP 275,Predator Edge.4 TF单只鞋身重量为:300.0克,内置全掌中底。

      总结:

            对于旗舰款来说,我们这次推荐大家的是Edge.1这个级别就足够了,在鞋面科技都保持一致的情况下,.1版本对脚背的压迫感不如无鞋带那么强。另外.1还提供Mid和Low两个鞋帮高度供大家选择,新的这个AG大底也足够强悍,选择搭配的自由度相对高一些。TF版本的话这次我们出乎意料的要推荐顶级.1版本,因为.3版本就已经没有外置的磨擦条了,靠鞋面压印花纹来“滥竽充数”,所以要想体会这次Edge升级的最大卖点,TF版本中的顶级还是相当有料的。当然也不是说就一棒子打死其他,.3级别对于那种不看重磨擦条的人来说还是个中规中矩的选择。

      .3感觉性价比还行啊
      回复
      1
      回复
      lv.1
      满满的廉价感
      回复
      太重了
      回复

      .3TF很瘦么,瘦长脚现在一直穿19.3TF,尺码一样么

      回复
      lv.0
      Tf的大底和PUMA好像
      回复
      lv.2
      .3鞋面是超纤?你确定
      回复
      最拉跨的猎鹰,鞋面硬的像水泥
      回复
      又丑又重,Adidas能做出这个产品某种意义上也是绝了
      回复
      为虾米木有edge.2测评😜😂😂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实时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