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型足球鞋市场早已经杀成一片红海,在顶级旗舰款这个区间内,PUMA始终保持着一席之地。但市场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在强敌环伺的大环境下要想出奇制胜快人一步,必须要拿出点真家伙!这次我们赏析的主角是PUMA今年重点推出的重磅产品:Ultra 1.1 FG/AG。
去掉了象征性的跑道大logo,换成了速度感十足的白色PUMA字样,整体给人的感觉要清爽了不少。
较高的鞋仓和鞋领给它带来了比较高的视觉重心,所以在鞋身侧面的线条感觉上它不如刺客那么低矮,不过千万别小瞧它。
FG/AG版本的这个鞋头非常饱满,配合这个微微上翘的弧线,对脚型还是非常友好的。
在大底和鞋面粘合处约2cm的位置,Ultra加入了一圈叫做Grip Control Pro的涂层,这个技术其实不陌生,之前的鞋款上也有出现,目的就是为了加强鞋面的摩擦力。这种类似于热熔膜的涂层并没有全覆盖,可能PUMA也是考虑到覆盖涂层后这个鞋面发挥不出它的特点,所以大部分鞋面其实都是织物本身的触感。
Ultra鞋面最大的卖点就是MATRYXEVO®技术打造的混合型鞋面。这个鞋面是由凯夫拉、碳纤维和涤纶三种纱线通过矩阵编织的方式制成,旨在用一种材料来达到多种效果的最终目的。而单层鞋面厚度仅有1mm!!!呈现出的质感要比传统织物稍稍硬挺一些,但是贴合感和舒适度并没有问题。
如果你以为仅仅是将三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这么简单那就又错了,为了强调织物鞋面鞋身两侧的支撑性韧性极强的凯芙拉纤维覆盖鞋身两侧(鞋身两侧的鞋面强度确实要比First Touch区域好)。这是根据此前球员的反馈,他们希望给鞋身侧面加以更多支撑,防止材料受力变形。
碳纤维具有出色的轻量化优势,并提供了额外的足部支撑,让球员能尽情展现爆发力。不同材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就是MATRYXEVO®技术真正的魅力。
一体化织物鞋舌这次也做了一些升级,质地细密,弹力更出色。有趣的是鞋带是通过鞋舌两边的穿孔固定的,这个穿孔呢又是鞋面上的一整束纤维丝组成。试着拉了一下这个鞋带孔,强度和韧性都是不错的。
偏传统低帮的织物鞋领以V字形呈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鞋领不会影响到脚踝的活动。
外置后跟包裹罩杯整体偏高耸,不过由于材质柔软包裹到位,并不会感觉到不跟脚或者磨脚的情况。
鞋后跟内衬是同色系的绒布织物(虽然看上去很像仿麂皮超纤),舒适度和防滑性都不错。但是因为基地是织物的缘故,所以它表面的绒毛磨损还是比较大的,后期穿久了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起球。
全新的PEBA SpeedUnit超轻纤维大底也是这次它的一大卖点,轻质、快速,设计灵感源自于PUMA的田径竞速鞋。前掌鞋钉最高为:1.25CM,后跟鞋钉最高为1.5CM,就数据来看确实是要高出不少,不过PUMA非常到位的推出了同级别顶级MG,对人草党来说没有比MG更香的了。
黑色的前掌部位是明显的三角形V字钉,这种鞋钉尤其是在前掌蹬地的瞬间能够放大抓地力和强化足底推力,让你获得更快的爆发力。其余的部分分布着一些比较小的辅助性三角凸起。
黑色前掌靠后的地方有一些交错线条组成的设计,一方面用来提升外底的抗扭属性,另外这个顺滑的线条和凹槽也可以进一步减小足底的空气阻力。
鞋垫是PUMA之前吐槽的重灾区,这一次也重点进行了升级,鞋垫表面的NANO GRIP技术值得一提。这种织物在鞋垫顺向(穿鞋进去的时候不费力)反向(奔跑的时候足底蹬地的时候摩擦力加大)的时候有不同的摩擦系数,算是一大亮点。不过为了追求减重,轻质的发泡EVA鞋垫并没有多少减震,另外时间久了会被踩的比较扁平。JP 280的鞋垫净长度为28.2CM,前掌最宽处为9CM,正常脚型或者宽脚的话建议按照正常尺码入手,偏瘦的脚可以按照偏大半码。
PUMA官方对42(270)码的重量是声称为160克,目前市售主流大货的NO.1,这双JP 280为172.3克,也算是非常棒的成绩了。
编辑点评:
作为足球鞋领域玩创意、玩概念的佼佼者,PUMA这次推出的Ultra给了我们足够的惊喜,其实力绝对是可圈可点的。MATRYXEVO®技术打造的混合鞋面无疑给已经沉寂许久的针织鞋面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凯夫拉、碳纤维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触感提升,单就这一块它已经走到了其他品牌前面。超轻大底赋予它更轻重量的同时让穿着者更能感受轻松肆意享受速度,完全将PUMA速度型球鞋的水准和竞争力拔高了一个台阶。
不知道哪个好点,1.1这个mg版本也不见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