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提笔了,借着这么一个话题的机会就来说一说在我看来,最被低估的球鞋吧。我把这个位置留给了猎鹰X。我已经无数次讲起我和猎鹰X之间的故事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主要还就是聊球鞋本身,来看一看我为什么觉得它被低估了。大家不妨看完之后重新审视一下这双实战好鞋。
图片中我给出了我拥有的四双。欧冠蓝星那个配色我穿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对猎鹰X的感情也是在它那里培养的。
首先我们来说大众对他的吐槽:1.袋鼠皮全面更换为柔滑小牛皮;2.独立鞋舌没了,转为了“无鞋舌”的设计,猎鹰的标志鞋舌就此不再;3.后跟开胶问题;4.SG 六钉配置,以及AG和FG几乎无差别的设定。那么在下文中,我将逐一对这些槽点进行我的个人论述。
针对第一个问题:袋鼠皮变牛皮。我对鞋面的要求向来是不高的。或者换句话说,咱们业余爱好者,不就是这样吗,厂家生产什么样的鞋,我们就穿什么样的鞋。觉得好,继续穿,不行就换。我们消费者肯定无法得到厂家的一一满足。所以,我们也体现了对产品的强大适应性吧。再转回来换皮这个话题,阿迪的柔滑小牛皮真的很差吗?我看未必见得吧!F50 adizero III我也无数次提及了,它鞋身的小牛皮处理就极其舒适。怎么换到猎鹰X身上大家就觉得不好了呢?实战过猎鹰X的朋友想必也不会觉得猎鹰10的鞋面有什么很大的缺陷和不适吧。所以,大家对于这一点的吐槽应该是集中到了阿迪在材料上的转换,省去了成本,但球鞋的售价依旧高昂吧。但猎鹰X鞋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这个小牛皮的处理也相当精湛。
2.鞋舌问题。首先,取消大鞋舌已然是势在必行了。这样来说,猎鹰的颠覆应该是从猎鹰X开始的,到了XI adiPower就是彻底完成了颠覆。我个人觉得取消鞋舌也并不影响猎鹰X的外观。实用性上,耐用程度上也有了一个提升。因为我们不用再过多打理鞋舌和松紧带。只是对于脚型的要求更苛刻了。但话说回来,高脚杯这类用户,穿什么鞋不都是比常人要费劲吗?所以这也没别的办法。猎鹰X的签约大牌球员基本都是定制了独立鞋舌,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减少穿鞋的难度。无论是市售还是定制的猎鹰X,脚只要进了鞋舱,穿着体验其实是差不多的。对于高脚被偷很想实战这双球鞋的朋友,可以通过买大半码的方法来解决!!!
3.后跟开胶。后跟开胶,这是猎鹰X的通病,因为球鞋本身的穿着难度,我们在穿猎鹰X的时候,时常会把它的后跟踩下去,久而久之,甚至是短短几场比赛,后跟TPU就会出现开胶的情况。但其实大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后跟脱落的问题。因为猎鹰X改用了一体式大底,这一点是本质上不同于猎鹰VIII Absolute和猎鹰IX Powerswerve的。由于VIII和IX是分离时的大底,所以他们的后跟是更容易脱落的,猎鹰X相对会好一些。只是后跟开胶会影响玩家自己的心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的第一双猎鹰X在我试穿几次后后跟就已经出现了开胶痕迹。但在穿着它的6年时间里,他一直坚挺!
4.吐槽猎鹰X SG的多为球星。我们草根几乎没有吐槽其SG的机会,那些跟风吐槽猎鹰X SG的朋友们可以消停了,你也没机会试呀,不过球星们确实也不待见猎鹰X的纯SG,很多球员都定制的猎鹰IX的SG或者自己切FG的钉再改装SG;我们大部分人应该吐槽的是猎鹰X的AG,猎X的AG和FG的鞋钉只体现在启动钉部分的分区不同。鞋钉的大部分位置都没有变化。AG和FG更是没有长度的变化!我的朋友曾经因为猎鹰X的AG受伤,原因就在于猎鹰X的AG长度和FG是一样的,而且AG的启动钉部分非常类似于CTR的启动钉,有时容易卡草。这一点对于习惯了FG的我是完全不操心的。
说完了槽点,猎鹰X还是有一些很显著的优点的。
1.Powerspine系统,我认为只是对于猎鹰VIII的powerpulse铅块和猎鹰IX的流动钨粉很好的改进。鞋垫的噱头少了,其技术主要在于中底。手感很好,防形变也算是有一绝。
2.猎鹰X的鞋垫质量也相当不错。鞋垫的正面材料用了人造皮革的材质。这个材质配上现在的Trusox和Tapedesign非常配套,防滑效果几乎可以达到最佳。而且其鞋垫的耐用程度绝对是顶级的!可能缓震稍微要差一点,但是无伤大雅!
3.对于宽脚真的很友好!
4.摩擦块实用性不起之前的摩擦条也要好很多。在发力上的反馈这一块是相当到位的。摩擦效果也是绝佳!
现在猎鹰X的价位也很不均匀,大家耐心淘,还是可以看900左右好价的猎鹰X(JP260)别看那些1千4/5百,铁是炒鞋的。
当年有猎8和pure就没入这双,有个队友入了这个猎10,同时他有pure。反馈是pure实战更爽一些,可能主要是更轻盈。
老鞋下地会不会直接报废?
柔化小牛皮确实在质感上很接近袋鼠皮了,问题就在它后期的损耗或者说开裂程度要比袋鼠皮来的夸张,详情参见最后一张图了,所以基本上这个鞋到后期越穿越舒服,但是品相就越来越差,跟垃圾堆翻出来的一样。
前有烈酒,后有11,夹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