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偶偶创办这次活动,让众多鞋友们有了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的机会。
从来不发表文章,测评啥的,并不是因为我没有体会,而是文笔水平实在有限,但今天也豁出去了,写得不好,大家见谅!
印象最深刻的一双鞋,一定是一双实战最有心得的鞋。我从来不玩收藏,目前的50来双鞋一律下地实战,包括猎4,拼接猎鹰和复刻猎6。在云云鞋中去找一双印象最深刻的鞋子,确实很难,因为每双鞋都有它的特点,每双鞋又都有它的故事。思前想后,就是它了——Puma Para Mexico Rudolf Dassler!
我是个真皮控,尤其是对袋鼠皮感兴趣——特别是日系袋鼠皮。初识鲁道夫,只知道它是由全袋鼠皮打造而成,所以总想找个机会试试。前年在淘宝某家从来不给鞋盒的店铺买了一双,实战几场之后,感触很深。
首先,在球鞋拿到手把玩时就有一种兴奋劲儿。鲁道夫作为一款日本特供足球鞋,从外观上来看,它具备了日系古典球鞋中的一切特征:大面积袋鼠皮,HG树脂大底,较宽的鞋楦,复古大鞋舌。
鞋面材质为非常细腻的袋鼠皮,质地柔软,压下去呈现的纹理让人欲罢不能,甚至都想上去咬一口。由于是全袋鼠皮材质,加上用树脂制成的HG大底,所以导致鞋子重量增加,JP285的鞋码单只重量达到300多克,其实这个重量也是古典袋鼠皮足球鞋中常见的重量,这个不足为奇。
我是个小宽脚,而鲁道夫也适合宽脚,事实上我认为真皮球鞋都适合宽脚,哪怕像传奇那样鞋楦略窄的鞋子也一样,因为真皮是会延展的,我也听说很多鞋友买真皮球鞋时,会小半码买。而这双鲁道夫上脚感受就很好,包裹得很严,也很舒服。所以说,如果不知道买什么鞋,那就干脆买一双袋鼠皮,总会没错!
但前两场的实战,让我对这鞋有点怀疑。最主要的,距离稍远的脚弓推传总容易推偏,可能是足弓部位也是袋鼠皮的原因吧,导致足弓部位偏软,发力不是那么干脆。射门发力也不是那么完美,这属于袋鼠皮通病,但是我总认为,除了个人能力外,鞋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觉得,发力好的鞋子,鞋面要么是薄薄的像一层皮肤一样能完美贴合足部的,要么就是硬梆梆的。而鲁道夫鞋面一不是能完美贴合足部,因为它的皮子略厚一些,二不是硬梆梆的,所以导致这双鞋发力一般。
虽然发力一般,但鲁道夫停接球还是蛮爽的,在穿着它征战时,停接球成功率比穿合成材质球鞋要高得多。我觉得这就是袋鼠皮卸力的原因,借力打力。有人说,如果穿袋鼠皮球鞋停球还停飞的话,那真就是个人技术问题了。
鲁道夫制作工艺水平比较高,尤其是粘合技术,胶水用的都是BUG级的,实战多场之后鞋头皮子有破损现象,但鞋面与大底仍旧严丝合缝,一点开胶的迹象都没有,大大颠覆了人们对袋鼠皮足球鞋爱开胶的传统印象。加上耐磨的树脂大底,如此结实耐用的足球鞋,
难怪有人说,备两双鲁道夫,能踢到退役。
总之,这就是鲁道夫,一双让我又爱又恨的足球鞋!
优点:
1-全袋鼠皮配置,穿着舒适,彰显奢华风范。
2-鞋楦脚宽,适合中国人小宽脚。
3-结实耐用,开胶几率极小。
4-HG树脂大底,钉粗短小,耐磨耐用。
缺点:
1-球鞋过于沉重。
2-全袋鼠皮导致过度延展,长时间使用包裹度会下降。
3-发力一般。
4-过于冷门,颜值一般,年轻人很少买账。
5-售卖店铺较少,不太好买。